找到相关内容26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律法师著:清心语录(二)

    ,否则,我们无须再回顾过去。  ◆想要吸进空气,必须先呼出空气。我们若要获得更多的东西,就必须先付出代价。  ◆赚钱是维生的一种手段,但它只是一种必要条件,而非绝对条件。如忘却这番道理,本末倒置的牺牲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3042923.html
  •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

    僧团通过生产劳动来自给自足。而原始僧团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,一切财富都来自十方供养,寺院甚至连厨房都没有,出家人都是以托钵乞食维生。有的日中一食,有的过午不食,生活非常简单。早期僧团是没有财富的,随着僧团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3944047.html
  • 佛教对“民间信仰”的看法

   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明组织起来,其实就像人间的政府制度。例如:拜文昌帝君是为求儿女聪明,文昌帝君就像教育部长;拜妈祖的人,大部分是靠海捕鱼维生,用现在的说法,妈祖等于交通部长;东岳大帝主持阴阳审判,主持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844494.html
  • 西藏生死书(5)

      他是一个非常单纯而谦虚的人,以在石头上雕刻咒文和经文维生。有人说他年轻时曾经当过猎人,跟随一位伟大的上师接受教法。没有人知道他是修行人,他确实可以称为「密行者」(a   hidden   orgin)。在他临终前不久,人们常看他坐在山顶,仰望虚空。他不唱传统歌,自己作词谱曲。没有人知道他正在做什么。然后他似乎生病了,但奇怪地,他却变得越来越快乐。当病情恶化是,家人请来上师和医生,他的儿子...

    索甲仁波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0144523.html
  •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1-1

      行修。俗姓陈,泰州(江苏泰县)沙村人,在家时从事农耕的工作,目不识字,因贫困而无法维生。有一天,跳水想要自尽,被一位白衣人从水中救出。年三十一岁,出家为僧。无论冬天或夏天都只穿著一件僧服,修习苦行...

    胡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845068.html
  •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研究

    松德赞时代(注 9 ),才有西藏人出家。赤松德赞之子牟尼 赞普继位后,开始以王朝的收入供给僧人的生活开支。 因此 西藏佛教僧人不再靠化缘维生,主要生活开支依赖政府...

    林明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945355.html
  • 佛教中对于“鬼神”的一些知识

    的供养维生。供奉佛像好比农夫料理土地、施肥、播种、浇水等等。农夫所做的种种,并不是为了土地能得到利益,而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利。你供养诸佛也只是为自己及众生之利益而做的,并非因为诸佛有此需要。如果你不愿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2945797.html
  •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----思想史的探讨

    一一脱离困境,而后才成其佛果正位;否则,就会被讥眨为自私自利的声闻小乘。在原始佛教的发展中,著重僧伽生活,有避至丛林修行的倾向,由于专心修炼,无法分心再营生活,因此接受社会的供养、布施、成了修行者的维生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245897.html
  • 日据时期台湾佛教与斋教关系之探讨

    佛寺仅为维生,遑论作为宗教家的说法布教(注五)。因此所谓僧宝在日据初期可说是稀若晨星,而佛教的发展自然也就相当有限了。  相反地,融合三教思想,与庶民生活接近的斋教则较易发展。皈依斋教后,再转而...

    姚丽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5045955.html
  • 戒律之原理--以不杀生戒为例

    (注 14 ) 此中不杀生( paa.naatipaataa verama.nii )的“生”指的是生命, paa.na 有“呼吸”义, 有情赖呼吸以维生, 所以 paa.na...是佛教中“无我”的体现。 页88 二、“生物为中心的平等性”:这是以生物性而非物理性来看待地球,也就是说:地球上的维生系统是相互关联,牵一法而动全身的,因此,人类不得剥削地球,而要以谦逊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1446239.html